刘红云自观室
火连穴
在第 1跖(zhi)骨内侧,距跖(zhi)骨与跖(zhi)骨关节后1.5寸
心之分支神经、肾之副支神经
血压高而引起之头晕眼昏、心悸、心脏衰弱。
当第1骨内侧,距跖(zhi)骨与跖(zhi)骨关节后1.5寸。
针深 5~8 分,针沿第 1 跖(zhi)骨底缘刺入(与跖(zhi)骨成直角 )
单脚取穴,孕妇禁针

火菊、火散、火连三穴可同时下针,立治以上各症及脑瘤、脑膜炎。但注意单脚取穴,双脚不可同时下针。


火连穴作用特性: 具有平冲降逆、强心定悸之作用特性。

火菊穴作用特性: 清心泻火、清头明目作用特性。

火散穴作用特性: 具有泻火滋阴、醒脑明目作用特性。


1.火连穴近于太白穴,火菊穴近于公孙穴,火散穴近于肾经然谷穴。董师将三穴解剖定为心、肾神经,火菊、火连二穴在脾经中,所以二穴可作用于心、肾、脾三脏。因此二穴可用于肾水不足、心火旺盛之头脑胀、头晕、眼晕、高血压、心悸等心肾不交之病证具有特效。


2.火菊穴对前头痛、眉棱骨疼痛有殊效,其治疗作用原理仍与经脉循行有关。根据脾胃相表里之用,前头痛、眉棱骨痛为阳明经之病,所以用之本穴治疗极具特效的作用。


3.火散穴与传统针灸之然谷穴相近,其治疗作用也与经脉循行有关,多作用于肾,如肾亏、腰酸、腰痛之病,以及肾气亏虚而致的头痛、眼花、头晕等病。


4.原著中记载此三穴合用能治疗脑瘤、脑炎疾病,笔者尚无临床运用经验,读者在临床若有机会可试之。